近代物理所联合中国核学会成功举办“全国科普月”核科学前沿科普报告会

  

918日下午,由近代物理所联合中国核学会、甘肃省核学会、甘肃省物理学会、兰州市教育学科研究所、兰州物理学会共同举办的“核科学前沿科普报告会”在兰州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作为全国首个科普月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提升青少年对核科学的认知与兴趣,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兰州第五十一中学共800余名师生参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近代物理所赵红卫研究员在兰州一中作题为《重离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探索未知、贡献社会》的报告,介绍核科学前沿进展以及大科学装置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助理、聚变科学所所长、中国“环流三号”总设计师钟武律研究员在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作题为《托起明天的太阳》的报告,分享了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与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与技术突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物理所张英逊研究员在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作题为《撕裂原子核-认识宇宙中物质和能量源泉》的报告,带领现场师生走进理解宇宙起源与演化的世界。每场报告后均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学生们积极提问,与科学家进行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活动有效增进了青少年对核科学基本概念、前沿进展及实际应用的了解,为科研机构与学校之间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未来,近代物理所将继续组织更多类似科普活动,持续为培养科学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1:赵红卫院士作报告

2:钟武律研究员作报告

3:张英逊研究员作报告

4:报告会现场

(科技处   供稿)